常见23种“没事”,一转身你就是犯罪嫌疑人!别不...
犯罪,是指对犯罪各种内在、外在特征的高度、准确的概括,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简要的说明。大家看着犯罪这个词的解释,会觉得犯罪离自己很远,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99次会议通过;根据2020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2年6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70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办
2022民事诉讼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合同中加上这一条款,起诉时找不到被告,法院不经公...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出借银行帐户的当事人是否承担民事...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1)经请字第2号关于如何确定出借银行帐户的当事人民事责任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出借银行帐户是违反金融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人民法院除应当依法收缴出借帐户的非法所得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处以罚款外,还应区别不同情况追究出借人相应的民事责任。 此复
最高法审理食品药品案件司法解释专家解读
为正确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消费者因食品、药品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受理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诉讼时效中断的认定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该条规定了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三种事由:权利人向对方提出要求履行义务;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 在上述引起诉讼时效
非法经营罪案例解读
《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第四款规定 “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这一兜底性条款涵盖面太大,实践中很难把握,常有扩大打击面的嫌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用之比喻当今法院不到千分之一的无罪判决率毫不为过。本案系公安部督办的打击“伪基站”(警用电子围栏)非法活动的案件之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刑事案件调查取证风险极大的情况下,律师通过深入调查取证,终获无罪判决。该判决